改革开放以来党支部建设的基本经验

浏览次数: 日期: 2018-11-06 【字号:

    抗战胜利后,彭真曾经这样总结:我们共产党在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3年游击战争;第三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14年。
    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2个月,转战11个省,行程25000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时,遭受围追堵截,人员损失过半;中央红军经历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出发8万人保留下3万人。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最高级军事将领。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参谋长、红五军军委书记,同年冬和彭德怀等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在中央苏区,邓萍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成为红军的著名将领。1935年2月27日,在中央红军长征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亲临前线侦察敌情,不幸牺牲,年仅27岁。参加此次战役时任团政委的张爱萍当即写下挽诗:“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烟。‘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还有感人至深的红军34师师长陈树湘。长征途中,他率领红34师担负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陷入敌人包围,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被俘。在押送途中,愤然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绞断,慷慨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20世纪“地球的红飘带”,而这一红飘带却是红军战士的鲜血染成的。
    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3年游击战争
    从1934年下半年到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红军主力相继战略转移后,留在长江南北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南方八个省、十几个地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极为艰苦。1936年,赣粤边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雪封山,游击队的粮食断绝,只能摘野果、采野菜、剥竹笋充饥。面对红军游击队的困境,赣南地下党的同志组织群众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开禁进山砍柴的机会,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盐溶进棉袄里,设法丢在山上,转交游击队。领导游击战争的陈毅元帅在油山秘密据点吃着从山上“捡”来的大米饭,感慨万千,写下了动人的《赣南游击词》。其中有几句: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这首词不需要解释,面对艰苦和随时可能遭受的流血牺牲,共产党人显示出高度的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牺牲精神。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跃然纸上。这不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吗?
    陈毅还有诗《梅岭三章》,读来感慨万千。1936年冬,陈毅一个旧部叛变,引诱陈毅下山。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发现了危险,急忙撤回梅岭,潜伏莽丛间20多天。敌人因搜捕不到,放火烧山。因担心不能脱险,陈毅危急时刻写下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
    《梅岭三章》诗词能有幸与后人见面,陈毅的夫人张茜当记一功。1940年,一次战斗中,一股敌人一直冲到距陈毅指挥部200米处,当时总部已无保卫部队。面对险境,陈毅一面组织机关工勤人员迎击敌军,一面让做机要秘书的妻子张茜把所有文件立即烧掉。当看到《梅岭三章》诗稿时,张茜犹豫了,想到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的烽火岁月,深谙陈毅一生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于心不忍,便问:“老总,诗稿也要烧掉吗? ”陈毅说统统烧掉。张茜对《梅岭三章》爱不释手,又问: “老总,我替您保存诗稿吧?”陈毅不作声了。《梅岭三章》就这样被张茜“救”了下来。现在读来,依然回肠荡气: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这就是最好的诠释。
    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14年
    特别要提到革命烈士杨靖宇的故事。杨靖宇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坚持抗战14年,杨靖宇的军事指挥才能令敌人胆寒且无奈。伪满洲国1940年4月出版的日文《协和》杂志263期登载的《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一文有这样的记录:杨靖宇“不但有武功,而且有文才”“才干不一般,不是一个寻常人物可比的人”。
    当时斗争异常艰苦。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杨靖宇等人雪地行军,裤子冻成冰甲,夜里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更难的是没有吃的……”后来叛徒供出了杨靖宇的行踪和去向,敌人遂缩小了包围圈。
    杨靖宇的战友周保中,在《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中写道:“到2月18日,他只身一人,陷于敌魔爪中。敌人妄图生擒,封锁大小路口,迫他于绝境。在万分紧迫时,一些同志营救失败。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敌被他击毙者20余人。”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50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一弹命中其左腕,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讨伐队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还能富贵。’回答讨伐队的是他手中枪射出的子弹。讨伐队见招降无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数弹,光荣殉国,时年35岁。” 让我们记住这个时刻: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孤身奋战五昼夜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壮烈牺牲。凶残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又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竟没有一粒粮食……敌人肃然起敬。他们不能理解,杨靖宇怎样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下来的。
    什么是先锋战士,什么是英勇牺牲,杨靖宇将军不就是最好的诠释吗?
    烈士鲜血没有白流。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杨靖宇牺牲地改为靖宇县,保安村改为靖宇镇。1958年2月23日,由通化党政军民组成的安葬委员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会。会上,悲壮的哀乐声起,人们吟唱着怀念的歌曲:“洒热血,遍地红,杨靖宇是英雄,万古千秋留英名,永远活在人心中……”
    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表明,共产党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忠诚、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和牺牲,诠释了先锋队的含义。——摘自中国方正出版社《学习党章系列丛书》之《党章故事》
鲁ICP备16029611号-1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1号奥体金融中心B座
集团企业邮箱 OA办公系统 网站建设: 舜网